在5日下午的分組討論中,我作為老委員,和在座的新老委員們分享了幾點比較深刻的感受,現根據現場發(fā)言整理記錄于此。
第一,汪主席所作的七屆一次工作報告,一是進一步突出強調了中國共產黨的核心領導地位,政協工作始終與市委同心、同向、同步,不折不扣、堅定不移地堅持黨的政治領導、思想領導和組織領導。二是進一步強調了人民政協的性質和定位、功能和作用,參政不執(zhí)政、議政不決策、監(jiān)督不強制,幫助新老委員們更深刻地認識和了解人民政協,幫助我們正確地履行政協職責。這兩點是以往的政協報告行文中前所未有的,這對我們特別是新委員們是一次非常好的學習。三是政協工作更具針對性、系統(tǒng)性、計劃性,比如,分年度精選了優(yōu)先發(fā)展教育、大鯢產業(yè)發(fā)展、生態(tài)保護與污染治理、脫貧攻堅等四個重點課題,四年來傾全市政協之力,深入開展調查研究,為市委決策部署凝心聚力、建言獻策。四是提到了委員自身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,努力奉獻,參與助教、助學、救助孤殘。特別是尋找和關愛抗戰(zhàn)老兵等社會公益服務活動,這種肯定,對廣大委員們是極大地鼓舞和促進,也更堅定了委員們勇于擔當、傳播社會正能量、樹立委員好形象的信心。
第二,從彭紅副主席所作的提案工作報告,看出兩個可喜的變化:以前,政協委員的提案主要是談現象,現在委員們關注的問題更加民生、更加實際。越來越多的委員對本職工作領域之外的社會熱點問題也很關注,提案中的建議也更加全面、合理,可操作性強??梢钥闯觯瘑T們的視角越來越“朝下”,視野也越來越開闊,結合現實,有的放矢。比如:大力發(fā)展職業(yè)教育、加強中小學校食堂建設和管理、重視農村“黑校車”整治、農村飲水安全、基層組織建設、殘疾兒童康復治療保障、農村老人服務體系構建,等等。這些提案無不體現出更加關心群眾冷暖,更加關注民生的保障和改善。更重要的變化在于,提案辦理開始從“文來文往”到“人來人往”,從“閉門辦案”到“開門辦案”。這個方面我是有切身體會和感受的。以前主辦、承辦單位大多進行簡單的文字回復便萬事大吉,現在開始主動上門走訪或多次通過電話、會議等多種方式與委員交流溝通,有些重要提案還要經過縝密的反復調研后才回復,促使提案辦理落到實處,取得實效。
幾年來的履職經歷,我有一個最深刻的體會愿與在座的新老委員分享。對我來說,政協是一個“大學校”,豐富我們的知識,擴展我們的視野,提升我們的境界,還讓我們能結交很多朋友,從每一位委員身上我們都能學到許多自身不具備的知識和長處,不斷提升自己,提高履職能力和水平,實現自我價值;政協是一個“大舞臺”,給了我們參政議政的資格,能夠有機會更加深入基層調研、視察,關注社會,體察民情,為我市政治、經濟、社會、文化、教育等方面的建設和發(fā)展鼓與呼,替普通百姓辦些實事。這是作為政協委員莫大的榮光,也是委員應盡的職責。
未來的五年,我很榮幸有緣與各位委員一起,投身第七屆政治協商和參政議政工作,一起開展小組活動,共同履行委員職責。愿我們共勉同勵,攜手前行!
新聞評論(共有 0 條評論) |